新闻中心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与酒有关的历史典故,你知道几个?
与酒有关的历史典故,你知道几个?
来源:http://www.whkrx.cn/ 作者:武汉科锐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酒是人类生活的主要饮料之一。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,品种繁多,享誉中外。约在一千年以前的宋朝,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,从此,白酒成为人们饮用的主要酒类。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,从文学艺术创作,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,养生保健,社交应酬等各个方面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古往今来,喝酒总是带有一份诗意,而往往英雄壮士总能喝酒。而在历史的长河中,也藏着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。
贵妃醉酒
《贵妃醉酒》取材于中国唐朝历史人物杨贵妃的故事,经过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创作、表演而广为人知,是梅派代表剧目之一。

唐明皇想起疏远多时的梅妃,便当夜宿于梅妃住处。杨玉环不知,在百花亭摆下酒宴,准备与皇上痛饮一夜。久等不来,杨玉环意识到皇上的心中还有别的女人,不禁一阵酸楚,无限的哀怨难以排遣。她自斟自饮,借酒浇愁,想到人生如梦,君心难测,更加情绪低落,渐渐不胜酒力,醉态十足。
酒圣杜康
杜康,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“酿酒始祖”。《说文解字》载杜康始作秫酒。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,杜康又名少康,夏朝人,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,夏后氏相的儿子(另说黄帝时期人、东周人、汉代人)。因杜康善酿酒,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,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。孔颖达疏引汉应劭《世本》:“杜康造酒”。后世因以“杜康”借指酒。
鲁酒薄而邯郸围
楚宣王会见诸候,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酒礼很淡薄,楚宣王甚怒。恭公说,我是周公之后,勋在王室,给你送酒已经是有失礼节和身份的事了,你还指责酒薄,不要太过份了。然后不辞而归。宣王于是发兵与齐国攻鲁国。齐国的梁惠王一直想进攻赵国,但却畏惧楚国会帮助赵国,这次楚国有求,便不必再担心楚国来找麻烦了,于是赵国的邯郸因为鲁国的酒薄不明不白地做了牺牲品。
鸿门宴:后人常用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
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咸阳,并派兵守函谷关,以拒项羽西进。项羽率大军至,破函谷关,进驻鸿门,准备袭击刘邦。刘邦因势力悬殊,采纳张良建议,结交项羽叔父项伯,请予调解,以作缓兵计,并亲至鸿门会见项羽。在宴会上,项羽谋士范增令项庄舞剑,欲刺杀刘邦。项伯急拔剑起舞,以身掩护,后刘邦部将樊哙带剑执盾闯入护卫,刘邦得以脱险。这次宴会史称鸿门宴。

煮酒论英雄:一场政治交心
《煮酒论英雄》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。里面有两个英雄人物,一个长歌当啸,豪气冲天,指点群雄;一个寄人篱下,一味谦恭,装孬不折本,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。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。从曹操的“说破英雄惊杀人”到刘备“随机应变信如神”,可谓步步玄机。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,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。而刘备随机应变,进退自如,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。这双方都是赢家。
千叟宴:规模最大,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
康熙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,康熙皇帝席赋《千叟宴》诗一首,故得宴名。千叟宴最早始于康熙,盛于乾隆时期,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,与宴者最多的盛大皇家御宴。千叟宴旨在践行孝德,为亲情搭建沟通平台,营造节日气氛。加强友善的邻里、家庭等关系。

杯酒释兵权:一个著名的酒局
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,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,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“黄袍加身”,篡夺自己的政权,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,以威胁利诱的方式,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。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,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,也被视为宽和的典范。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。

醉刘伶:千年酒鬼
刘伶,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曾任建威参军。爱好老庄哲学,作品以《酒德颂》最有名。他经常“借杯中之醇醪,浇胸中之块垒”,可谓意气风发。他的《酒德颂》曾说“无思无虑,其乐陶陶。兀然而醉,豁然而醒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太行之形,不觉寒暑之切肌,利欲之感情。”酒醉后浑然忘我之情呼之欲出。刘伶慕名来到杜康的酒馆,喝了三杯杜康的家酿美酒,一醉就是三年。
文章来源:酒悦优品总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