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http://www.whkrx.cn/ 作者:武汉科锐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如果度数低,那就是所谓的“掺入生水”,是投机取巧的行为。
比如我国民国时期的第一本白酒专著《高粱酒》所载:
“商场市肆所呼之‘原乾’、‘原酒’、‘白干’、‘干酒’、‘炮子酒’皆谓酒蒸馏后之未掺入生水者也,普通为三花至四花随各地之习惯而定。所谓某酒有几个花,乃某酒可加十分之几生水而为花酒也。所谓花酒乃原酒加水,使其酒泡达小米粒大小,接连若串珠,停一二分钟不灭,为其准则之酒。所含酒精成分约在百分之四十二(以标准温度为15℃时的重量百分比计)”。
这就是最早的白酒兑水降度记载。
建国后,为了规范,国家开始实行专卖管理白酒,同时规定,酒精含量要在60度左右。
1951年王文广出版的《专卖事业教材》中明确规定:“专卖机构批发酒度为62度,零售酒商售酒规定为60度,不得减低度数,违者私酒论”。

由此可见,刚建国时候,卖低度酒属于违法行为。
而且那时候可没有“降度技术”,如果有人降低度数,那纯粹就是往酒里加点水。这样弄出来的低度酒,就是字面意义的“水货”,糊弄人的东西,口感很差劲。
所以我们看头几届全国评酒会,获奖的酒,度数都高于现在市面上的。
1952年,第一届评酒会:山西汾酒65度,贵州茅台酒55度,西凤酒65度,老窖大曲65度。
1963年,第二届评酒会:五粮液60度,古井贡酒65度,泸州老窖特曲60度,全兴大曲59度,茅台酒55度,西凤酒65度,汾酒65度,董酒60度。
但高度酒有个很大的问题——耗粮高,在那个物资匮乏又急需白酒解闷的年代,白酒算是轻奢产品,一直供不应求,好多人也喝不起。
各地展开了代用原料酿酒试点,甜菜、薯类等含淀粉的植物都拿来做酿酒实验,目的就为节约粮食、扩大产量,效果不如人意。
而且在全世界范围,好像只有中国的酒普遍度数这么高,国外大部分都在四十度左右。
于是,总总契机合在一起,七十年代中期,国家提出发展低度酒,有几个目的:
-
节约粮食;
-
与国际接轨,方便出口创汇;
-
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;
-
有利于身体健康。
所以国家开始推动酒厂降度。
首先是解决降度带来的外观、口感的变化。
比如1975年,张弓酒厂38度张弓酒研制成功,首先解决了降度酒水变混的问题,至今被行业经常提及。
之后各个酒厂,又不断探索,解决了降度带来的风格统一问题。
但其实大部分酒厂是不愿意降度数的,特别是大厂。
尽管响应国家的倡议,低度酒解决了风格变化太大的问题,但依然不如高度酒好喝。
就拿现在53度和43度酱酒,来举个例子。
白酒都讲究酸酯平衡,各种酸、酯的含量影响着酒的口味。
先看看国家标准GB/T 26760《酱香型白酒》对大曲坤沙酒是怎么规定的:

上表总酸以乙酸计,总酯以乙酸乙酯计
从上表可以看出,无论是优级还是一级,53度的酸、酯含量都比43度高。
这是因为基酒酒精度高,酱香酒7个轮次的酒精度分别是57、54、53.5、52.5、52.5、52、52度以上,43度经过了降度处理——高度酒加水然后过滤、调味。
降度后的呈香呈味物质浓度本身就小,中间又滤去了一些,尽管后边用了不亚于53度的调味老酒,但调味酒使用量有限,酸酯浓度最终还是提不起来。
再放一个检测结果,自行对比一下原酒与冷冻后的酒、降度后的酒,看看各种物质少了多少。

而53度酱酒组合时以2-5轮次的大回酒为主,用这7轮次酒勾一下就差不多了。
呈香呈味物质远高于低度酒。各种酸、酯含量不同,最后呈现出来的味道自然不一样。
优质酱香酒53度入口明显的更醇厚,酒体更丰满,而43度的只能做到醇和,醇和的意思就是味道相对寡淡,这就是形容低度酒时说的水感。
这不是说喝低度酒像喝水似的,而是在高度酒面前对比着喝时显得水感。
53度与43度酱香酒的区别在入口之前靠鼻子闻也能闻出来。
由于53度呈香物质本来就多,加上酒精度又高,倒进杯子后跟着挥发的酒精飘出来就多, 53度酱香酒放香自然会更好,酱香、陈香、粮曲香都更明显,这就是多数人喜欢喝53度酒的原因之一。
43度的味道相对寡淡,老酒鬼一般不爱喝,刚接触白酒的人喜欢这种柔和、酒劲小的酒。
所以酒厂自然不愿意降度。
但是降度是大势所趋,国家总有办法让酒厂听话。
1988年,第五届评酒会,参赛酒样必须在55度以下,不然不准参加。这一届低度白酒参评样品128个,14个被命名为国家名酒,26种被评为国家优质酒。
于是从这年开始,各大名酒现在常见的经典度数,才算是陆续出现。
比如茅台
就在这一年(1988年),内销版茅台把高度统一为53度;
第二年,39°茅台酒试制成功;
1991年,43°茅台酒投产;
1992年,38°茅台酒正式上市;
1997年,33°茅台酒上市。
茅台降度的同时,头部的几十家酒厂度数也降下来了,随后各大中小厂家也就跟着降了度。
虽然酱香酒度数降下来了,但是低度酱酒并不好卖,38度茅台在2007年就停产了,剩下了一个43度还遭人嫌弃。
最终,酱香型稳定在53度,浓香型52度。